
有一種痛來自運動,不少人卻像著了魔般地瘋狂追求這種痛感。
運動造成的疼痛可以分為兩種:急性以及延遲性,這兩種疼痛的成因不同,卻是你運動時無法避免的感受。
如果你常常因為害怕運動造成的痠痛而止步,你更應該好好認識它們,有些方法能夠讓你改善這種疼痛感,讓你在變強的過程中找到酸中帶甜的甜蜜點💕
急性肌肉痠動⚡️
幾乎每個有名的晨型人都有在早上運動的習慣,出點汗不僅能快速讓身體運作起來,運動時大腦產生的腦內啡更是抗憂鬱的最佳良藥!
瑜珈是你在起床後30分鐘內可以完成的運動,相對於晨跑、晨間肌力較為溫和。
伸展、穩定、呼吸,在做瑜珈時重要的三個元素,親自嘗試後你會發現並沒有看起來這麼簡單輕鬆。運動結束後,沖個澡洗把臉再出門,氣色自然更好了!
延遲性肌肉痠痛🔥
延遲性肌肉酸痛是因為高強度運動後造成肌肉纖維損傷而產生,疼痛感通常會維持3~5天。不管哪種高強度運動皆有可能發生延遲性肌肉酸痛,其中以「離心運動」更容易使肌纖維斷裂及發炎。二頭彎舉、引體向上這類型的訓練動作便屬於離心運動,能夠有效破壞及撕裂肌肉纖維,從而幫助肌肉生長。
很多人怕練腿,因為接下來可能要面對一星期的「鐵腿」狀態,但我們可以透過冰敷、按摩方式來減緩痠痛感;而在運動前完整的暖身、漸進式增加運動強度都有助於降低之後的疼痛感。
每次運動或訓練結束後總會期待肌肉痠痛,因為其實心底知道這是增肌必經過程。
但千萬不要一昧追求肌肉破壞而忽略了好好讓身體休息,攝取充分的營養讓肌肉有足夠的休息時間也同樣重要!
依照自己的身體強度及耐受度調整訓練強度,找到專屬你的疼痛甜蜜點後你會更樂在其中,這樣就對了,運動本來就是會讓人上癮的啊!
